1、我國火鍋歷史悠久,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
火鍋,古稱“古董羹”,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?;疱伿侵袊莫殑撁朗?,歷史悠久,遠可考究至戰國時期。據《韓詩外傳》記載,古代祭祀或慶典時?!皳翮娏卸Α倍?,即眾人圍坐在鼎邊,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,這便是最原始的火鍋吃法。
據考證,西漢時代已經出現火鍋,在漢代出土文物中,東漢文物“鑊斗”(青銅火鍋)當列其中,此外在?;韬钅怪幸舶l現了火鍋爐陪葬品。三國時期出現五熟釜,是鴛鴦火鍋的鼻祖。唐代稱火鍋為“暖爐”,唐三彩被用于火鍋器皿。到了宋代,火鍋在民間已十分常見。到了元代,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,煮食牛羊肉。在明代,辣椒傳入中國,辣椒火鍋出現。至清代,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,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,用料是山雞等野味。
2、我國火鍋派系眾多,川渝火鍋是現代火鍋的代表
依據火鍋的地域、工藝和口味不同,通常將火鍋分為六大派系,以麻辣著稱的川渝火鍋,以銅鍋、炭火和牛羊肉為招牌的北派火鍋,以海鮮和清淡湯底為特色的粵系火鍋,以簡單快捷為特點的臺式小火鍋,以天然食材和酸辣口味為精髓的云貴火鍋,以及海南椰子雞火鍋和韓式火鍋等。
現代火鍋發展以成都和重慶兩地為引領,以川渝火鍋為代表,其兼具麻和辣的特點,聲名遠揚。正宗的重慶麻辣火鍋,出現于清末民初,最先發現麻辣吃法的為川江流域的纖夫,以毛肚等動物內臟為食材??梢哉f,毛肚火鍋是川渝火鍋產生之初的雛形。
3、火鍋兼具口味、文化及運營優勢,是餐飲優質賽道
火鍋呈多派系分布,口味在全國范圍內接受程度較高?;疱伩谖兜木柙谟诘琢虾驼{料,鍋底尤為重要。在川渝火鍋中,重慶火鍋常使用牛油,口感突出麻和辣,較為火爆;成都火鍋則傾向于使用清油,利用大料提味,口感比重慶火鍋稍顯緩和。獨特的辛辣口味,悠久的歷史傳承,兼容并包的文化內涵,豐富多樣的食材,讓火鍋成為人們社交聚餐的常見選擇。
此外,火鍋對烹飪要求不高,與其他菜系相比標準化程度更高,經營效率及利潤率更好,有利于連鎖拓店,規?;洜I?;疱佉蚱淇谖丢毺刎S富,文化內涵深厚適宜社交,易于標準化經營與規模擴張等優勢,成為餐飲行業優質賽道。
4、火鍋是餐飲行業最大細分品類,市場規模穩定增長
智研咨詢發布的《2020-2026年中國火鍋產業運營現狀及投資方向分析報告》數據顯示:隨著經濟發展、城鎮化建設及消費升級,中國餐飲市場正在以10%年增速穩健發展。中國餐飲市場由三部分構成,中式餐飲、西式餐飲和其他,中式餐飲約占80.5%份額。中式餐飲又可分為中式正餐(含火鍋、四川菜、廣東菜等),中式快餐及其他(含快餐、美食廣場、燒烤等),中式正餐約占70%中餐份額。在餐飲行業所有細分領域中,火鍋是最大細分品類,市場規模穩定增長,增速超其他品類及行業平均增速。
我國火鍋業態布局范圍較廣,滲透率相對較高。尤其以西南、西北、華北地區最高。而西南地區如川渝、云貴高原以及西北地區火鍋品牌的標準化程度相對不高,而華東地區由于經濟較發達,開店場景更趨穩定,火鍋品牌的標準化程度以及擴張規模相對更大。對于中游底料和調味料廠家來說,掌握規模較大的火鍋品牌的供貨渠道更易于形成規模優勢。
5、川渝火鍋是火鍋行業主要細分領域,一線城市增速較快
回顧近年來火鍋行業發展歷程,具有一定周期性。2013-2014年資本爭相進入火鍋行業;至2015年因供過于求,行業進行淘汰與洗牌;2018年隨著海底撈于港交所IPO,火鍋連鎖模式被市場驗證,2017H2-2018年行業再次引發投資熱潮,新增火鍋店數量大幅增加。在火鍋行業中,川渝火鍋為最大細分領域,占據64%市場份額。從地域維度來看,一線城市市場增速較快,其他城市消費潛力有望在未來五年被激發。
6、火鍋外賣業務增速較快,有望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
隨著外賣平臺APP日漸普及與年輕人生活方式改變,中國外賣市場近年來快速發展,維持高達38.3%的年復合增長率。外賣市場滲透率逐年提升,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80%,外賣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。2018年在火鍋行業營收結構中,火鍋外賣占據行業5.7%市場份額。同時,從2018年火鍋關鍵模塊營業額增長情況來看,火鍋外賣業務的增長速度遠高于其他模塊,有望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。
7、火鍋產業鏈日趨成熟,上游火鍋食材原料市場較為穩定
隨著火鍋經濟不斷發展,火鍋行業產業鏈也日趨成熟。
火鍋產業鏈上游是火鍋食材原料的生產、加工與配送,常用原料包括肉制品、動物內臟制品、海鮮、蔬菜類、辣椒、香油等,品類豐富,市場規模在萬億級別,市場基數大且增速較慢,發展成熟。火鍋原材料產地和運輸管控能力直接關乎火鍋口味與品質,因此海底撈等大型火鍋連鎖企業積極建立自有生產基地,保證食材口感品質,降低采購與配送成本。
中游火鍋調味料市場增速較快,2C和2B端增長動力充足
火鍋產業鏈中游的火鍋調味料行業,含底料(占比80%)和蘸料(占比20%)兩大細分領域。行業發展迅速,保持15%復合增速,其中底料增速更快。
火鍋調味料以2C家庭食用和2B餐廳食用為主要消費場景,二者各占一半份額。2C端火鍋調味料因難以替代的剛性需求而發展。2B端市場連鎖火鍋需求旺盛,推動中高端底料份額提升。海底撈、巴奴毛肚火鍋等企業自建調料生產基地,從而提升口味品質及產品標準化。
下游火鍋餐飲行業百家爭鳴,火鍋外賣與自熱火鍋興起
火鍋產業鏈下游的火鍋餐飲行業,主要包括傳統火鍋門店、火鍋外賣和新興方便火鍋三大板塊。在我國傳統火鍋門店中,75%為單體門店,但連鎖品牌集團因其資金和供應鏈等優勢,積極拓店以擴大市場份額,將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。截至2019年9月共有28個項目涉及火鍋外賣業務,除海底撈和呷哺,其余均處于早期融資階段。自熱火鍋近三年走紅電商,增速較快,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30億元。